7月15日下午6時40分許,家住試量鎮一位八十歲高齡的男性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鹿邑縣人民醫院試量分院就診,入院時患者左側肢體無力,院長代森了解患者病情后,馬上與派駐該院指導卒中救治單元建設的總院神經內科醫師劉德華聯系,現場評估病情,第一時間CT檢查,同時完善血常規、心電圖、血糖等輔助檢查,初步診斷為急性腦梗死。劉醫師很快將患者情況上報給總院卒中中心業務總監、神經內科一病區主任張立,由其線上指導進行靜脈溶栓治療。
溶栓成功,血管再通,患者癥狀明顯好轉,左側肢體能抬起。隨后,由救護車快速轉入總院神經重癥監護室進一步治療。截至發稿日,病人恢復良好,家人十分感激,特送錦旗一面,以表感激之情!
“‘時間就是大腦,效率就是生命’”——這些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的理念,早已根植在我們卒中中心每一位成員的心中”,張立主任說道,“我們每天24小時全天候待命,時刻保持‘最強戰斗力’,隨時為急性腦卒中患者保駕護航”!
該名患者的康復出院,既得益于鹿邑縣高質量推進緊密性縣域醫共體建設,為鄉鎮醫院“提質賦能”,暢通了基層危重癥患者救治最后一公里,為腦卒中等急危重癥患者救治贏得了寶貴的“黃金時間”,又得益于縣人民醫院醫療健康服務集團“強身壯骨”的自身建設,加強總院卒中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全集團上下一盤棋,為醫共體轄區內腦卒中患者打造了一條生命綠色通道,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減少致殘、致死率,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最大程度降低給家庭帶來的負擔。
據悉,腦卒中俗稱腦中風、腦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是我國成年人致死和致殘的首位因素,被稱為“國民健康第一殺手”。腦卒中救治可分為三個階段,即發病-呼救、呼救-來院、來院-救治,院前的反應時間尤為重要。院前階段該如何快速識別、判斷癥狀是否為腦卒中?廣大群眾要熟記“中風120”快速識別法來判斷,即1看:一張臉不對稱,口角歪;2查:兩只胳膊,平行舉起,單側無力;0(聆)聽:言語不清,表達困難。如出現上述任何癥狀,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快速前往附近有中風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就診,而不是留在家里自己觀察,貽誤最佳救治時機。